6月18日上午9点,bat365官网登录入口与文科楼A110会议室开展“人文艺术名家讲座”之第十六讲“写实主义·新写实主义·现实主义——20世纪初中国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发展的三个阶段”。本次讲座由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著名教授、博士生导师赵炎秋主讲,中文系邓心强副教授主持,中文系研究生及相关爱好者参与了本次讲座。
讲座伊始,邓老师向学子们详细介绍了赵炎秋教授的学术造诣与成就,并对其到来表示热烈欢迎。随后,赵教授从20世纪初我国现实主义理论发展入手,重点讲述了“写实主义”、“新写实主义”以及“现实主义”三个创作阶段各自的特点、存在的弊端及时代背景、逻辑演变。在讲座过程中,赵教授运用通俗易懂的案例为同学门讲解“理想”与“现实”、“主观”与“客观”的关系以及其在文学创作中的应用,并反思了现实主义发展的积极方面与消极方面,提出了自己的学术思考与探索。随后,赵教授简要回答了同学们提出的疑问,亲切地与同学们进行合影。
最后,邓老师就此次讲座的五个突出特点予以简要总结:报告主题“牵一发而动全身”,有重要学术价值;学术视野开阔性,在古今中外的节点展开缜密分析;跨越文学理论和现当代文学,将文论和作品紧密结合;讲授亲切易懂、思路清晰,富有学术性,且举重若轻、娓娓道来;示范并倡导研究生们从内涵丰厚的讲座中寻找话题,接着说、接着写。给了学生们极大启发。
在讲座中赵炎秋教授表示对文学创作方法的研究要深入、细致,在已有话题基础上做深、做细、做透,在前人的探索中加入自己独特的思考,本次讲座有利于我院学子开阔学术视野,提升人文素养,丰富课余生活,并促进与兄弟院校之间的学术交流。
合影留念
讲座现场
赵炎秋教授